電摩出海浪潮下的小牛困境:海外市場份額增長難題解析(2025)
作者guoxuecen,編輯殷觀曉。
每天清晨,在早高峰的十字路口,都可以看到無數的“小電驢”電動車呼嘯而過。北京的城市道路因此變得熱鬧非凡。對于騎過“小電驢”的人來說,在堵車時自己卻能飛馳在街頭,那種幸福感無法言喻。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輪電動車生產和消費市場,占據了全球兩輪電動車銷量的74%以上。根據最新數據,我國兩輪電動車的年銷量已經突破5700萬,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近7000萬輛。
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探索和發(fā)展,中國兩輪電動車全產業(yè)鏈已經相當成熟。優(yōu)秀企業(yè)如雅迪控股、愛瑪電動車和臺鈴電動車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在高端市場領域,小牛電動和九號公司備受矚目。尤其是小牛電動,雖然成立時間較晚,卻成功避開價格戰(zhàn),專注于中高端市場。
小牛電動自2014年成立以來,便借助國內兩輪電動車市場的快速發(fā)展,于2018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早在2016年,小牛就已開始出海計劃,首站選擇德國作為海外擴張的起點。
從近幾年的市場形勢看,小牛的出海策略具有前瞻性。國內兩輪電動車市場日趨成熟,而海外市場卻持續(xù)增長。預計未來5年間,除中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兩輪電動車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9.4%。對比之下,中國的年復合增長率僅為4.6%。這使得出海成為尋求更大增長空間的兩輪車企的必然選擇。
海外市場的情況遠比國內復雜。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兩輪電動車主要包括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滑板車三個細分品類。小牛主要聚焦于電動摩托車和電動滑板車領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電動摩托車市場與小牛在國內銷售的“小電驢”完全不同。國外的電動摩托車通常是摩托車的電動版,價格高、速度快。而小牛的電動摩托車產品如MQi系列,最高時速能達到驚人的100km/h。海外市場的電動自行車也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包括多種驅動系統(tǒng)的細分品類。
根據全網資料整理的數據顯示,小牛出海的系列產品對應了國外幾種主流的兩輪交通工具。小牛也是唯一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的中國兩輪電動車企業(yè)。前期,小牛的海外營收保持較快的增速,但在最近的財報中卻出現(xiàn)了連續(xù)下滑的趨勢。特別是在電動摩托車領域,銷售額的下滑尤為明顯。
為了探究原因,我們詳細分析了小牛在海外銷售的產品類型和市場定位。盡管小牛在海外推出了多種產品以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但在電動摩托車領域仍面臨性價比的問題。在東南亞市場,小牛的電摩產品無法與當地的燃油摩托車在性能和價格上形成有效的競爭。這使得小牛的海外收入整體下滑,即使推出更多車型也難以扭轉這一趨勢。
小牛電動在海外市場的挑戰(zhàn)在于如何在保證性能的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并取代燃油摩托車。只有這樣,小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并在海外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印尼摩托車消費者的電動車與燃油摩托車選擇分析
從《印尼市場小牛電摩與本地品牌電摩、燃油摩托性能與價格對比》一文,我們可以看到小牛電摩在續(xù)航方面與主流燃油摩托車存在39km的差距。盡管消費者愿意基于電價低于油價的考慮增加充電次數來接受這一差距,但小牛電摩的價格卻幾乎是經濟型摩托車的五倍。即使是小牛較為經濟實惠的電動車型,也無法滿足印尼用戶對續(xù)航和時速的實際需求。
小牛電摩在歐美市場也面臨一定的挑戰(zhàn)。歐美地區(qū)地廣人稀,居民日常通勤距離較長,因此更傾向于購買高性能、大功率、長續(xù)航的摩托車。具體來看德國市場,德國的道路網主要由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組成,部分區(qū)域高速公路車速可高達100km/h-130km/h。小牛電摩在動力表現(xiàn)上可能無法完全滿足這種高速需求,其在普通公路上行駛可能會顯得吃力,高速超車更是難以實現(xiàn)。其續(xù)航能力也讓人擔憂,即使在普通公路上行駛也可能在短短幾十分鐘內電量耗盡。
小牛電摩產品線中,M和N系列并非性能最好的產品。盡管新推出的RQi系列在續(xù)航和加速性能上有所提升,但依然不能滿足歐美消費者對高性能的需求。小牛電摩在價格、性能和使用場景方面似乎并未完全契合東南亞和歐美市場的實際需求。
東南亞消費者更期待的是一款“便宜又耐用”的產品,而歐美消費者則更看重摩托車的性能。從出海的幾款電摩產品來看,小牛目前仍然主要定位于城市短途出行市場,尚未成為普通燃油摩托車的真正替代品或與本地使用場景相適應的電摩產品。
與此小牛電動滑板車產品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歐美市場。電動滑板車因其輕便、靈活、環(huán)保、操作方便等特點,成為近年來歐美國家短距離出行的熱門選擇。小牛迎合了這一趨勢,推出了多款電動滑板車產品,并在一些專業(yè)測評網站中獲得了較高的評價。電動滑板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小牛面臨來自其他品牌的激烈競爭。
盡管電動滑板車在海外市場的表現(xiàn)看似火熱,但由于其性能的局限性,如續(xù)航里程短、時速慢等,其實際使用場景相對有限。相比之下,電動摩托車在實際使用中的替代性和實用性更強。從長遠來看,專注于電動滑板車市場可能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印尼作為全球第三大摩托車市場,電動兩輪車的滲透率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在這個風口下,一些印尼創(chuàng)企已經獲得了融資,而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也有機會在這個市場中發(fā)揮作用。我們期待在未來能看到更多中國電動車品牌在海外市場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章:
《Understanding Indonesian Transportation Needs, What Motorcycle do They Prefer?》report.licorice
《2023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yè)白皮書》艾瑞咨詢
(注:文章中的信息主要來自以上參考資料及網絡公開信息)以下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并不代表風口星跨境的立場。如果關于文章內容、版權或其他方面存在任何疑問,請在文章發(fā)布后的30天內與風口星跨境進行聯(lián)系。我們誠摯地希望與您進行溝通,以便解決任何問題。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