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電商與跨境支付的發(fā)展挑戰(zhàn)及應對
跨境電商與跨境支付的發(fā)展與挑戰(zhàn)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意外帶火了跨境電商產業(yè)。2025年,盡管物流受阻導致近期跨境電商業(yè)務發(fā)展不如上半年,但跨境電商增長態(tài)勢依然相當迅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交易額達到1873.9億元,同比增長52.8%。受益于此,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跨境支付業(yè)務也呈現一派繁榮,多家公司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這背后,一場圍繞跨境支付的金融科技暗戰(zhàn)隨之而來??缇畴娚探衲陿I(yè)務井噴,“T+0”結算成了剛需,金融科技此刻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未來,跨境支付不僅僅在技術層面,在監(jiān)管層面仍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補。
一站式跨境支付需求迫切
盡管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紛紛切入跨境電商結算匯兌業(yè)務,但當前跨境支付領域依然存在諸多痛點待解:一是跨境電商平臺的資金結算周期依然較長,導致中小跨境電商賣家時常遭遇資金周轉壓力;二是在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下,如何有效規(guī)避商品出口的匯兌風險,同樣是一大挑戰(zhàn);三是圍繞跨境電商上下游供應鏈的配套金融措施依然缺乏,導致不少跨境電商賣家難以解決上下游資金高效結算周轉問題;四是海外物流倉庫依然“搶手”,無形間抬高了跨境電商運營成本;五是跨境電商的相關數據尚未在各個業(yè)務流程打通,導致資金結算與融資效率依然低下。
隨著金融科技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深入應用,目前跨境支付領域的不少痛點已得到初步解決。不過,當前跨境支付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來自歐美出臺的客戶信息保護政策與合規(guī)操作。因此,擁有海外電商收款資質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更具優(yōu)勢。這些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在合規(guī)操作情況下,通過大數據與智能技術減少用戶重復輸入個人信息的繁瑣流程,從而打造一站式的資金結算體系。相比而言,缺乏海外相關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即便擁有強大的金融科技研發(fā)能力,也會因為用戶信息保護政策(每次使用都需先征得用戶同意與信息輸入)導致資金結算流程變慢。
助力資金高效結算與匯率風險解決
2025年跨境電商支付業(yè)務的火熱,出乎市場的意料。業(yè)內曾一度擔心疫情將導致跨境電商支付業(yè)務出現下滑,然而3月份跨境電商支付業(yè)務規(guī)模逆勢成長。到了5月份,整個跨境電商規(guī)模增速格外迅猛,帶動跨境支付業(yè)務需求水漲船高,意味著跨境支付正隨著跨境電商火熱迎來井噴期。
根據對賣家的訪談,2025年前三季度平臺業(yè)務量同比增速均超過100%,這令他們頗感驚訝。究其原因,是不少歐美居民因疫情足不出戶,開始習慣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采購各類生活用品。
跨境電商業(yè)務高成長固然可喜,但跨境支付的不少瓶頸依然未解。比如通過亞馬遜平臺銷售產品,但亞馬遜的資金結算周期長達14 - 30天,導致不少中小跨境電商賣家資金周轉壓力較大;此外,對賬困難、缺乏匯率風險對沖解決方案,也令跨境賣家資金結算效率低下,不少訂單還因匯兌問題遭遇虧損。
有些跨境電商年營業(yè)額過億,但由于企業(yè)缺乏知名度,銀行不愿提供供應鏈貸款,導致他們無法向上游供應商采購大量原料擴充產能,錯失不少訂單與業(yè)務發(fā)展機會,所以就需要第三方的金融服務商提供融資服務,橋彼道旗下離岸融資產品“橋易貸”正是基于賣家的這些痛點所開發(fā)的信用貸款產品,能很好地為跨境賣家提供所需的資金缺口,特別是在旺季還能臨時增額,助力賣家旺季賣貨。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部門對此也積極出臺政策,扶持跨境電商產業(yè)發(fā)展。比如海關總署著手開展跨境電商對企業(yè)(B2B)出口試點,將跨境電商監(jiān)管創(chuàng)新成果從B2C推廣到B2B領域,試點企業(yè)可適用“一次登記、一點對接、優(yōu)先查驗、允許轉關、便利退貨”等措施。此舉加快了跨境電商的商品通關物流效率,但資金支付結算緩慢與匯兌風險加重的瓶頸依然難解。
因此眾多第三方支付平臺嗅到新的商機——紛紛借助大數據與智能技術,實現跨境電商平臺的“T+0”資金結算同時,快速完成資金兌換流程以減少平臺的匯率波動風險。這背后,是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通過跨境電商交易付款數據的共享,以及通過智能大數據技術比較各家銀行的匯率報價,從而自動優(yōu)選匯價幫助跨境賣家降低匯兌風險。這考驗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技術研發(fā)對接能力——誰能更快研發(fā)出實現數據共享的運營系統,誰能更快與銀行完成數據對接接口改造,誰能令數據共享變得更高效便捷,誰就有機會獲得巨大的跨境支付業(yè)務競爭優(yōu)勢。
合規(guī)與法律成“新挑戰(zhàn)”
盡管金融科技的應用,有效提升了跨境支付領域的資金結算效率與配套金融服務能力,但歐美國家對客戶信息保護的從嚴監(jiān)管,有時也令金融科技難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2025年,歐美國家對客戶信息保護的監(jiān)管愈發(fā)嚴格。比如,2018年5月,歐盟出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它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數據保護法案之一,令過去電商平臺習慣利用爬蟲技術挖掘用戶消費行為數據的做法因涉嫌侵犯隱私,變得不再“合法”。
GDPR的“殺傷力”巨大,任何企業(yè)只要在歐盟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或收集歐盟公民的個人數據,都將受到這部法案的管轄。舉例而言,若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現“面向歐洲的特惠產品”、“歐洲區(qū)包郵”等字樣,或標注商品的歐元價格,就可以被視為在歐盟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必然受到GDPR的管轄。其結果是跨境電商平臺若使用歐洲個人用戶相關信息數據用于資金結算、產品推介等不同業(yè)務,都需先征得他們同意,或要求他們重復輸入一些個人信息,令整個操作流程變得相當繁瑣且資金結算效率低下。
這意味著擁有海外信用卡清算組織資質認證、以及獲得美國MSB(Money Services Business)備案資質,即可在美國電商平臺為中國賣家提供收款服務的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擁有更強的業(yè)務優(yōu)勢。因為他們可以在合規(guī)操作情況下,與海外合作銀行開展合作,實現國內跨境電商平臺與海外客戶數據的對接,從而借助大數據與智能技術打造更有效的資金結算等配套金融服務體系。
事實上,國內第三方支付及金融機構通過金融科技所打造的資金結算與配套金融服務(包括供應鏈融資、匯率風險對沖等),吸引到不少海外電商平臺的目光,他們正積極聯系國內這些機構,希望后者能輸出這些基于金融科技的智能運營系統。橋易貸是中國香港橋彼道有限公司專為國內跨境電商而設的離岸融資產品,目標是讓快速的資金能幫助他們提高資金效率,從而實現業(yè)務的快速增長。點擊咨詢!
(編輯:江同)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
【相關新聞信息】據最新報道,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跨境電商和跨境支付領域的發(fā)展備受關注。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跨境電商業(yè)務也在迅速崛起,為全球貿易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各國政府也在加強對跨境支付的監(jiān)管,以確保資金流動的安全和合規(guī)。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