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電商賣家能否借地攤經濟尋新出路
跨境電商賣家的新出路:地攤經濟?
2025年,跨境電商賣家的日子并不好過。他們既要擔憂供貨不及時導致訂單流失,又要害怕備貨過多造成滯銷庫存。
就在此時,為了激發(fā)市場活力,全國各地的城管部門紛紛出臺了“地攤經濟”新政策。這使得全網各行各業(yè)都開始思考:若用自己的專業(yè)去擺地攤,能賣些什么?對于長期受到市場變化和物流延遲困擾的跨境電商賣家而言,“地攤經濟”或許是一條新的路徑。
與經營跨境網店相比,擺地攤存在不少優(yōu)勢。首先,跨境電商平臺限制繁多。做跨境電商需要遵守眾多平臺規(guī)則,不能觸犯諸多禁區(qū),跨境賣家可發(fā)展的類目有限。而且,許多平臺不斷降低入駐門檻,導致賣家數量增多,競爭壓力加大。然而,擺地攤如今有政策支持,無需從業(yè)經驗,也不用繳納保證金和傭金,前期成本投入少,規(guī)則也相對簡單,只要保證整潔、環(huán)保,不影響市容市貌,就能開展小生意。
其次,跨境電商的訂單容易被取消。跨境電商是線上交易,從顧客下單到賣家發(fā)貨,期間顧客有較長時間可隨時以各種理由取消訂單并拿到退款,賣家只能無奈看著訂單流失。而擺地攤是當面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顧客反悔的時間很短,除非有嚴重質量問題,退貨退款的幾率極小,售后問題基本無需擔憂。
再次,物流時效會影響跨境電商的回款速度。做跨境電商,保證跨境物流時效是令賣家頭疼的難題。在2025年海外市場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交貨速度一再延遲,不僅給買家?guī)碓愀獾馁徫矬w驗,也讓賣家頗為“卑微”,生怕一催物流就顯示“該包裹已丟失”。并且,不少賣家在運費成本上吃了虧,常常算不清跨境物流賬單。相較之下,擺地攤能省去大部分成本,不存在回款速度的時間差,顧客付款直接到賬,無需等待平臺放款,資金周轉和運營效率較高。
從經營成本來看,擺地攤確實比運營跨境網店的成本低一些,節(jié)省下來的成本可用于進更多貨,價格優(yōu)勢也能更加凸顯。
既然擺地攤有諸多好處,那么跨境賣家拿原有的產品去擺攤,是否具有優(yōu)勢呢?擺地攤售賣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服飾、配飾、鞋襪、雜貨、毛絨玩具等大眾款品類,且以“白牌”產品為主,產品價格普遍較低。由于產品豐富,每天能吸引大量客流量,部分攤點一天的成交量頗為可觀,靠擺地攤月入過萬的人不在少數。
擺地攤和做跨境電商有一定相似性,目標受眾都追求低價,賣家都以薄利多銷為盈利方式。為實現薄利多銷,賣家之間會通過價格戰(zhàn)競爭,平臺之間也會為爭奪用戶和市場份額展開價格戰(zhàn),將引流成本轉嫁給賣家的利潤。這些行業(yè)現象使得許多跨境賣家覺得競爭激烈,利潤被嚴重壓縮,難以盈利。
但實際上,擺地攤的競爭壓力也很大。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市場容量趨于飽和;產品出廠成本價透明,甚至供過于求。與跨境電商相比,擺地攤的比價情況更為嚴重,賣家還得具備“三寸不爛之舌”來應對顧客的砍價,賣或不賣,都讓人不太順心。
做跨境電商需要投入較多的運營和運費成本,大部分產品難以低于成本價出售,如果以地攤價格在跨境平臺上銷售產品,很可能導致賣家入不敷出。
擺地攤和做跨境電商,面向的市場和經營方式各有優(yōu)劣,但其本質都是商品銷售,而銷售額的高低取決于銷量、利潤空間(客單價)和市場容量(流量)。
當初選擇跨境電商,是為了避開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出海尋求更多發(fā)展機會。畢竟,海外市場對中國跨境商品的認知存在盲區(qū),信息不對稱使得產品的利潤空間得以提高。截至2025年,海外市場的跨境電商仍處于發(fā)展中狀態(tài),還有許多市場空白等待跨境賣家去開拓。
(來源:林超聊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新聞信息插入】據最新報道,2025年部分地區(qū)的地攤經濟發(fā)展迅速,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也為一些就業(yè)困難人員提供了新的就業(yè)機會。然而,隨著地攤經濟的火熱,一些管理問題也逐漸浮現,如部分地區(qū)出現了攤位亂占、垃圾亂扔等現象,當地政府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