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貿不設防,大意失千金——不重風控,終致錢貨兩空
外貿案例解析:汕頭公司與德國客戶的合作經歷與風險應對
一、案例背景
近期,汕頭某公司與德國某公司建立了一項重要的貿易合作。在初步接觸后,雙方通過視頻會議和郵件交流深入洽談,共同期待這次合作。在多次友好協商后,雙方簽訂了一項價值16萬美元的貨物采購協議。合作過程中出現了幾個波折。
二、運輸方式突變
當汕頭公司準備發(fā)貨時,德國公司突然要求改變運輸方式,由原先的海運改為空運。盡管這一變更并未形成書面協議,但出于對合作伙伴的信任,汕頭公司決定滿足德國公司的要求。
三、貨款問題與風險察覺
貨物順利出運后,汕頭公司卻未能及時收到貨款。在查詢貨代后,汕頭公司得知貨物已被德國公司提走,此時公司意識到可能存在風險。
四、風險識別與分析
經過深入調查,專家評估后發(fā)現:
1. 德國公司財務狀況嚴重不良,已提交破產申請;
2. 由于運輸方式變更,原本的付款方式變得名存實亡;
3. 口頭變更運輸方式和付款條件未落實到書面協議中,存在法律風險。
五、應對建議與風險防控
針對此次合作中的問題與風險,提出以下建議:
1. 在貿易磋商時,應充分了解支付條件和運輸方式的利弊,選擇最符合雙方利益的方案;
2. 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如需變更,必須要求買方提供明確的書面文件;
3. 貨款回收階段應積極追償,及時采取行動;
4. 與買方建立合作關系前,應進行信用調查并持續(xù)關注其信用變化。
此次汕頭公司與德國公司的合作經歷雖充滿波折,但也提醒企業(yè)在外貿交易中要注重風險防控,加強合同管理,確保自身權益。在進行貿易往來時,應充分了解合作伙伴的財務狀況、市場聲譽,并在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保持警惕,避免遭受損失。 (來源:外貿風控專家Harry)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他機構的立場。未經原作者授權,不得隨意轉載。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