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假貨泛濫成災,九種暢銷仿品仍是假貨市場熱門寵兒:2025版報告揭示趨勢
盡管打擊假貨貿易的力度持續(xù)加大,但2013年流向美國的假貨市值仍高達1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驚人的38.1%。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手袋、錢包等日常用品成為假貨的重災區(qū),奢侈品假貨因其高利潤而屢禁不止。
據美國中文網4月10日報道,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估計,每年假冒產品給全球經濟造成2500億美元的損失,大量假冒貨品被運往美國。盡管美國部門竭盡全力打擊假貨,但往往只能查扣一小部分進入美國境內的假冒產品。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繳獲的假冒商品金額仍然十分驚人,尤其是手袋、錢包、手表和珠寶等奢侈品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等仿冒品價值連年攀升。
CBP政策和知識產權項目主任泰蕾茲(Therese Randazzo)指出,在某些商品領域,打擊假貨的行動直接導致了假貨數量的下降,例如鞋類。但在某些如奢侈品領域,盡管打擊力度加大,假貨的數量和價值仍保持穩(wěn)定。她進一步解釋,奢侈品之所以成為假冒重災區(qū),是因為它們價值高、偽造方法先進且潛在利潤豐厚?,F在的假貨質量極高,犯罪集團甚至以接近真品的價格出售。
在這批價值17億美元的假貨中,大約12億美元來自中國大陸,超過4億來自香港。執(zhí)法當局在打擊假貨的行動中采取了多種策略和方法,包括與中國海關、中國報關代理公司等單位的合作。這些行動成功阻止了大量假貨的出境。
基于CBP的數據,《24/7華爾街》梳理了美國最常見的九種假冒產品:手袋/錢包、手表/珠寶、消費類電子產品等。其中手袋和錢包是檢獲假貨價值最高的產品,占總檢獲假貨的比例高達40%。此外還指出服裝首飾、藥物個人護理用品等也是假貨多發(fā)領域。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保護手段不斷升級。最近將中國列為全球最大的假貨實體市場引發(fā)了爭議和討論對此中國的打假行動一直積極效果顯著應予以公正評價而非指責背后實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請關注外貿行業(yè)第一微信號【jinfengkou】了解行業(yè)動態(tài)信息獲取行業(yè)干貨經驗。(編輯:何志勇)。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