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跨境電商選品專利侵權疑慮,2025年破局策略
在跨境電商領域,產品專利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在選品過程中。隨著2017年專利戰(zhàn)場成為新的關注焦點,跨境電商賣家更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關專利知識。避免因忽視專利而造成產品下架、店鋪被封等損失。接下來,我們普及一下關于外觀專利的基礎知識。
外觀專利是保護產品外觀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在考慮產品是否會涉及專利問題時,研究競爭對手和平臺銷售數據至關重要。但在深入研究這些數據的也要學會如何查詢和避免專利侵權。
一、如何查詢外觀專利
在開始查詢之前,選擇合適的專利數據庫是關鍵。因為專利具有地域性,所以需要根據產品可能涉及的國家選擇相應的數據庫。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專利數據庫及其網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USPTO、歐盟EPO等均有專門的網站提供在線查詢服務。各國還有專門的網站供用戶查詢本國的專利情況,如中國的SIPO、日本的JPO等。
以美國為例,其USPTO網站提供了線上查詢功能。用戶可以登錄網站,進入Patents頁面,進行搜索。快速檢索和進階搜索功能可以幫助用戶根據關鍵詞、專利號、美國專利分類號等進行檢索。用戶還可以利用美國專利局的專利分類號數據庫進行更精確的檢索。
二、外觀專利的提交資料及常見問題
外觀專利的申請需要提交一系列資料,包括外觀設計圖片或照片、申請人的信息、外觀設計者聲明等。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申請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仔細閱讀并遵循當地的申請要求。
歐洲外觀專利申請除了需要產品資料和六視圖外,還可以包含同一專利分類下的多個產品,且若主張存在國內注冊的優(yōu)先權,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明文件。歐盟外觀專利從申請到授權通常需要3-4個月的時間,保護期限為25年。
在申請外觀專利時,常會遇到的問題包括:專利申請的流程是什么樣的?我產品在國內申請了專利,銷往美國,是否可以得到保護?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都有詳細的解答和申請流程說明。
對于跨境電商賣家來說,了解和學習產品專利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查詢和分析,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侵權風險,保護自己的產品和店鋪安全。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專利申請要求和流程,可以為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做好充分準備。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回答:
專利保護具有地域性特征。若您僅在國內申請專利,而在美國未申請,將不會受到美國的專利保護。但如果在美國也申請了專利,則可以在美國境內享受相關專利保護。
最近研發(fā)的一款新產品,在市面上尚未出現,是否適合申請外觀專利呢?需要確認產品的外觀是否符合外觀專利申請的要求。產品未上市時申請外觀專利更為理想,因為產品上市后可能面臨專利被無效的風險。假設產品符合申請外觀專利的要求,是否申請還要考量產品銷量與生命周期。如對產品有長期信心,特別是當產品生命周期較長時,建議申請外觀專利。但需注意的是,美國專利申請流程需時1-2年。若銷售的是快速更新?lián)Q代的商品,如手機殼,可能就不太適合申請外觀專利。
關于專利申請是否有專項補貼,目前廣深地區(qū)對發(fā)明專利有專項補貼政策,但外觀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則沒有補貼。
擁有專利后,如何在平臺上保護自身權益?若已申請外觀專利,在平臺(如Amazon)上發(fā)現侵權產品,可向平臺提出侵權處理,要求下架侵權產品,嚴重時,平臺會封店處理。
面對跨國侵權訴訟,收到起訴的賣家不必驚慌,可采取多項措施應對。首先應立即停止銷售被控侵權商品,并聘請合適的律師處理案件。由于跨國侵權訴訟需要在當地應訴,建議選擇具有當地執(zhí)業(yè)資格的律師。若無替代品且沒有不侵權的法律意見,應謹慎停止銷售。盡力尋求訴訟期間的調解,制定合理策略以節(jié)省費用并盡快達成調解方案。還可以嘗試無效被訴侵權的專利。
現階段跨境電商發(fā)展中,部分企業(yè)因忽視知識產權風險而面臨侵權問題。企業(yè)應加強知識產權意識,打造自有品牌,并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或注冊商標時,建議直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商標局遞交申請請求書和設計文書等必要文件,以確保專利質量和費用控制。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場。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