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智能手機廠商在激烈競爭中嶄露頭角:崛起的力量走向巔峰的機遇年(2025版)
東南亞本土智能手機廠商正在逐漸嶄露頭角,表現出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這些廠商利用對本土市場的了解和人脈,以及中國合作廠商的低價設計與裝配流程,正幫助它們從三星等國外對手那里奪取很大的國內市場份額。
盡管單個來看,東南亞公司的銷售額與既有市場領導者或小米等新興起的中國品牌相比,尚顯微不足道。但整體而言,它們已迅速地在世界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東南亞市場——上站穩(wěn)了腳跟。
IDC分析師表示,2014年三季度,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本土廠商的智能手機總出貨量達到640萬部,為上年同期的三倍。其中,Advan于2014年初發(fā)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機,至當年三季度已占據了12%的國內市場份額。
蘇德夫?邦咖哈表示,國產品牌業(yè)績最出色的地方是在印尼偏遠的東部地區(qū)。他認為,在更貧窮的東部地區(qū),“飛機飛越鄉(xiāng)村,投放傳單。他們說,你們可以在手機上使用社交媒體,而這樣一部手機的價格僅為50美元。三星(確實)有部分手機具有類似的功能,但價格將是100美元或更高”。
即便印尼的品牌不如菲律賓同行做得好,后者如今控制了近60%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但馬尼拉智能手機生產商Starmobile的產品營銷主管伊萊賈?門多薩表示,“我們像菲律賓人那樣思考和行事……我們根據獲得的反饋消息開發(fā)產品”。例如,Starmobile推出帶有前置閃光燈的手機,擊敗了市場對手。
Mobiistar的旗艦機型Knight X手機的每部零售價格為1.599萬菲律賓比索(合357美元),約為三星Galaxy S5手機價格的一半。盡管兩者都配備了八核處理器和3GB內存,Knight X的屏幕還稍大一點兒。
Gfk的分析師Gerard Tan表示,東南亞消費者往往要為蘋果或三星的高端手機支付比發(fā)達國家消費者高得多的價錢,這進一步擴大了該地區(qū)國產手機與進口高端手機的價格差距。盡管大多數國內廠商仍難以贏得東南亞大城市里品牌意識已覺醒的精英的歡心,但在收入普通、仍在使用老式“功能機”的消費者中,國產手機越來越受歡迎。
成立僅三年(2011年創(chuàng)立)的Mobiistar的首席執(zhí)行官卡爾?努?源?卡表示:“我們是一個從無到有創(chuàng)立起來的小品牌?!盡obiistar是一個快速增長的越南本土品牌,占據了越南智能手機近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該品牌專注于生產價格合理的3G手機。社交媒體有助于這些企業(yè)讓往往微薄的營銷預算發(fā)揮最大作用。例如,Mobiistar在Facebook上擁有68.6萬名粉絲。
歐睿(Euromonitor)分析師尼古拉?戈洛夫科警告稱,東南亞新興的智能手機產業(yè)面臨中國廠商的威脅。他認為,東南亞公司對中國合作廠商的依賴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戈洛夫科表示,“這種做法不是長遠之計,也不能幫你開拓本國之外的市場。”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