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跨境電商獨立站欺詐風險與防范
跨境電商獨立站的欺詐風險與防范
近年來,海外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熱情不斷高漲,互聯(lián)網支付也愈發(fā)便捷,這使得消費者在獨立站購物的行為日益頻繁。然而,與此同時,獨立站的欺詐風險也呈上升趨勢。
跨境電商的訂單詐騙手段可謂花樣百出,從簡單的帳戶盜用(ATO)欺詐、睡眠賬戶的突然活躍、賬戶盜用后的倒買倒賣,到濫用“貨物未收到”索賠政策,讓人防不勝防。
2025年,跨境電商獨立站存在哪些欺詐風險?賣家又該如何防范呢?接下來我們就詳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常見的欺詐風險
- 信用卡盜刷
在海外,信用卡是眾多消費者在獨立站進行支付的首要選擇。不過,許多信用卡發(fā)卡行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一旦出現(xiàn)信用卡被盜刷且消費者提出拒付申訴的情況,相應的金額就需要由賣家來承擔。這是跨境電商獨立站訂單欺詐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給廣大賣家?guī)砹司薮蟮膿p失。尤其是對于高單價產品,賣家不僅要承受貨物被欺詐團伙騙走的損失,還需要進行二次賠付,結果往往是“貨財兩空”。
- 優(yōu)惠券濫用
賣家通常會在旺季投入大量廣告,吸引消費者到跨境電商獨立站購物。然而,一些欺詐分子卻趁機鉆空子,他們通過注冊大量虛擬賬號來領取優(yōu)惠券,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商品后再進行轉賣,從中賺取差價。
- 帳號盜用
當許多全球知名品牌發(fā)生信息泄漏事件后,可能會有數(shù)百萬個帳號信息被非法變現(xiàn)。這些信息常常會流入信息交易暗網。不法分子通過暗網上的帳號信息交易,利用機器人、軟件等技術手段在不同獨立站嘗試登陸帳號。一旦成功,帳號內的綁定卡、積分等線上資產將受到嚴重威脅,賣家也可能面臨投訴風險。
二:防范欺詐的方法
上述提到的風險僅僅是冰山一角。為了應對欺詐問題,部分DTC品牌會設立風控部門,通過人工審單或制定風控規(guī)則來進行風險防范。也有一些DTC品牌會依賴支付通道自帶的風控工具,或者是銀行的3DS校驗來審核訂單。
不可否認,這樣的風控方式在品牌發(fā)展初期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從長遠來看,人工審核或風控規(guī)則的設定具有主觀性和滯后性,而欺詐分子的手段層出不窮;利用支付通道風控或3DS作為防欺詐工具,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欺詐訂單,但由于“過度保護”,品牌獨立站在拒絕惡意詐騙團伙的同時,也常常會導致一部分合法消費者被“誤傷”。
據(jù)最新新聞報道,自2025年新冠疫情以來,全球的在線消費者數(shù)量增長了200%。當消費者首次在某品牌獨立站購物時,他們的交易被網站傳統(tǒng)風控方式拒絕的概率是老消費者的5 - 7倍。更為糟糕的是,在這些被拒絕的消費者中,有40%不會再進行購買,商家將永久失去他們的終身價值。
因此,對于賣家而言,防范欺詐的關鍵在于“精準”,既要有效防范風險,又要盡可能地批準獨立站的合法消費者。
(來源:跨境必知bineans)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