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新瞄準點:線上食雜市場崛起,亞太地區(qū)發(fā)展迅猛成關注焦點
在線雜貨銷售與配送服務正成為各大零售商和電商巨頭爭奪的熱門市場,消費者對這種購物方式的接受度也在不斷上升。但這并不意味著實體店已過時。
據風口星網從外媒“thestreet”的報道中了解到,最近尼爾森的一項調查顯示,亞馬遜和谷歌進入在線雜貨銷售配送領域是明智之舉,其交易量呈現(xiàn)出顯著增長。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消費者現(xiàn)在選擇在線訂購雜貨,而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表示未來也會繼續(xù)選擇這種購物方式。
自動在線訂閱服務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使用該服務以指定的頻率自動補充訂單。許多傳統(tǒng)零售商已經認識到在線雜貨市場的潛力,并創(chuàng)建了自家的在線服務平臺。而技術公司如亞馬遜和谷歌也在全力進軍這一市場。亞馬遜推出的Prime Now服務能在不到一個小時內為消費者配送不易腐爛的產品,而AmazonFresh則提供24小時內的本地新鮮食品配送服務。谷歌也推出了Google Shopping,但主要針對不易腐爛的產品,對于易腐爛產品的配送尚未推出具體措施。
盡管面臨處理新鮮、冷凍和易碎產品的挑戰(zhàn),在線雜貨銷售企業(yè)仍面臨巨大的機遇。根據IBISWorld的數(shù)據,美國的在線雜貨銷售市場規(guī)模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shù)字,并且年增長率超過兩位數(shù)。年輕消費者特別青睞在線雜貨購物,他們希望在數(shù)字世界中一切都能實現(xiàn),這也預示著在線雜貨購物的流行趨勢將持續(xù)增長。
尼爾森的調查還顯示,亞太地區(qū)的消費者在在線雜貨銷售領域的參與度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高達37%的亞太區(qū)受訪者和超過一半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線購買雜貨。未來選擇在線購買的比例在亞太地區(qū)更是高達六成以上。這可能與該地區(qū)的高人口密度有關,送貨到家更加吸引人;勞動成本低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也有助于推動該趨勢的發(fā)展。同時食品安全問題也可能成為影響人們選擇的因素之一。實體店購物仍然是主流的購物方式之一,消費者對實體店的信心不減反增,認為這是最直觀的購物體驗之一。零售商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實體店的銷售額,如通過APP提供優(yōu)惠券等舉措來吸引消費者。實體店并未過時,它依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力。(編譯/風口星網)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