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抉擇:TEMU賽道與跨境B2B平臺之爭
TEMU目前僅在美市場展開業(yè)務,采用供貨商采買模式,類似拼多多的買菜服務。盡管TEMU在八月份就已上線,但初期并未大力推廣,網站流量較小,訪客數量不足五萬。進入九月后,拼多多迅速推廣TEMU,線上線下布局全面展開,導致網站流量急劇增長,短短一個月內訪客量便達到了750萬,相比八月份翻了150倍,APP端的增長更是驚人。
在流量迅速增長的情況下,賣家的反饋如何呢?我們從多個賣家群體了解到他們的聲音。主要問題包括:
1. 產品審核通過率偏低:許多賣家反映他們的產品審核通過率較低,部分產品類目缺乏明確的規(guī)定,這降低了賣家的效率。
2. 出單量未達到預期:許多賣家的產品訂單量遠遠低于預期。
3. 產品利潤壓縮嚴重:由于TEMU的采買模式要求賣家提供價格較低的產品,導致賣家的利潤較低,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TEMU也在逐步解決這些問題,隨著用戶量的增長,出單量預計會得到進一步提升。但未來的發(fā)展情況仍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工廠型賣家開始考慮其他跨境電商平臺,如亞馬遜、速賣通等B2C平臺。也有賣家選擇B2B的跨境電商平臺,如韓國的多賣庫Domeggook平臺。該平臺是韓國G&G旗下的批發(fā)平臺,成立于2002年,擁有超過50萬的商家和160萬的采購商,年度銷售額破萬億韓幣,是韓國本土最大的網絡批發(fā)平臺。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主要面向韓國本土的電視購物、線上主流C端平臺以及線下經銷商提供線上批發(fā)采購業(yè)務,市場空間巨大。
眾所周知,選擇電商平臺的關鍵在于市場的消費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Αmn國作為人均GDP達到3萬多美金、消費能力強的發(fā)達國家,是電商發(fā)展的熱土。韓國的電商基礎設施如物流、支付等非常完善,為電商發(fā)展提供了堅實基礎。隨著韓國B2C和B2B平臺逐步對中國市場開放,中國的工廠和經銷商將迎來巨大機遇。如果您對韓國市場有興趣,不妨嘗試從韓國的B2B平臺開始,開啟您在韓國的電商之旅。
(來源:跨境365)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跨境立場。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