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賣家必看:德國清關問題解析及五大應對策略
在中國電商領域,德國經常被選為頭程入庫國,利用亞馬遜FBA倉和自建倉配送服務覆蓋歐洲大陸。根據稅法規(guī)定,若貨物在當地長期存儲并進行銷售,必須取得德國稅務局頒發(fā)的本地稅號和歐盟稅號,履行申報義務并繳納相應的增值稅。對于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如果通過德國口岸進行清關,中國電商會面臨清關問題。由于這些電商公司在歐盟境內沒有地址或常駐機構,他們不能以進口登記人的身份在德國進行清關。
以下是五種解決方案:
1. 使用英國的EORI號碼進行清關(脫歐過渡期):雖然中國電商是海外公司(離岸公司),但各國的EORI號碼與VAT稅號登記地址相關聯。通過在英國獲得稅號,至少表面上持有歐盟地址,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清關申報。德國海關開始不承認這類中國電商公司使用英國的EORI號碼直接代理清關。
2. 委托德國或歐盟內的清關行進行間接代理清關:由于中國電商公司在歐盟境內沒有地址和常設經營場所,必須委托清關行作為清關責任人進行間接代理清關。但實際操作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愿意以間接代理方式幫助海外電商清關的德國本土清關行較少;二是關于進口增值稅抵扣的問題,稅務局可能不承認稅單與中國電商公司的關聯性,不接受進口增值稅抵扣請求。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要求清關時在收貨人處填寫中國電商的公司名稱和地址,并由物流公司或清關行簽署附屬文件作為抵扣證明來解決。
3. 利用海關漏洞:理論上,作為海外公司的中國電商不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清關。但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中國電商偶爾進口,可以以自己名義清關,清關行不承擔連帶責任(德國海關以一年內10次作為判斷是否偶爾清關的標準)。
4. 通過比利時或荷蘭口岸進行遞延清關:例如荷蘭的清關行對海外公司非常友好,愿意為非歐盟企業(yè)做間接代理清關。如果中國電商選擇在荷蘭清關,必須擁有目的地德國稅號。商品進口荷蘭時,如果直接運送到歐盟其他國家,荷蘭清關行可作為稅務代理人。進口時只需繳納歐盟關稅,進口增值稅可免除。但中國電商必須在德國進行相應的歐盟B2B內部貨物購買/接收的申報。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現金流較好,無需繳納進口增值稅,并且不存在進口增值稅抵扣問題。
5. 大型電商企業(yè)可考慮在德國或歐盟內部成立子公司專門用于進口商品:子公司以自己名義進口,再轉售給持有德國稅號的公司(B2B)。但這種方式存在騙稅風險,稅務局監(jiān)控嚴格。一旦子公司開票錯誤,增值稅不能抵扣,會造成損失。成立子公司可能涉及法律風險,如貨物質量問題和知識產權糾紛等。
有需求的電商賣家和具備清關資質的物流商可以通過二維碼進行交流。
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
注:在實際操作中,歐盟國家成立子公司后,仍由中國公司進行實際進口,但歐盟內的子公司擔當進口責任人并承擔連帶責任,成為真正的清關行。傳統(tǒng)清關行僅提供一般的報關清關服務,不再承擔連帶責任。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