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鋪貨模式還能走多久?
近日,眾多賣家和服務商紛紛與我探討亞馬遜鋪貨相關問題。在此,我的觀點依舊明確:鋪貨模式的前景堪憂,近期亞馬遜的一系列動作甚至可能加速其衰落。
鋪貨模式的內在邏輯
鋪貨模式在亞馬遜上的操作,主要是通過erp軟件從其他平臺抓取產品信息,然后將其放置于對應店鋪中。這種模式無需過多推廣和運營優(yōu)化。當產品被上傳至店鋪后,若有訂單生成,賣家僅需在相應平臺下單,并將產品發(fā)送至買家地址。簡言之,此模式利用亞馬遜平臺作為中介,賺取差價。
這種模式的弊端也顯而易見。由于賣家對熱銷產品的選擇缺乏明確方向,他們往往只能依靠大量采集和上傳產品來博取出單機會。這種做法更像是依靠運氣而非精準策略。
鋪貨模式與FBA、FBM的區(qū)別
鋪貨模式主要采用自發(fā)貨模式,即FBM,這與亞馬遜支持的FBA模式存在顯著差異。FBA模式不僅為亞馬遜帶來利潤,而且其發(fā)貨時效性更高,提升了客戶的購物體驗。
盡管FBM看似能節(jié)省倉促、推廣等費用,從而提高利潤,但這種模式卻損害了買家的購物體驗,這是任何電商平臺都無法容忍的。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亞馬遜已通過一系列政策整頓平臺秩序,部分政策特別針對中國賣家。
亞馬遜二審帶來的挑戰(zhàn)
自7月份起,亞馬遜對新注冊店鋪實施了更為嚴格的二審制度。若沒有真實資料作為支撐,通過二審的難度極大。對于以個人為主的FBM賣家而言,這一政策尤為嚴苛。
許多原本從事鋪貨模式的賣家因無法承受二審的壓力而選擇退出市場。與此亞馬遜的商標政策也在不斷更新和加強,這進一步加劇了鋪貨賣家的困境。
商標政策的新變化
亞馬遜的商標政策在2019年8月和預計在2020年2月進行了更新。新政策對商標的注冊群體和使用證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于沒有商標的賣家,產品上架和鋪貨模式將面臨更多限制。
面對商標新規(guī)的落地實施,鋪貨模式引以為傲的快速采集、上傳的優(yōu)勢將受到挑戰(zhàn)。
結語
雖然FBM可以作為亞馬遜賣家的過渡階段,但深陷其中并非明智之舉。從市場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鋪貨賣家開始轉向FBA模式。長遠來看,亞馬遜的未來更可能屬于FBA模式。
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其他機構立場。本文已獲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請征得原作者同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