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交電商發(fā)展趨勢及Shopee的探索之路
社交電商的發(fā)展與趨勢
“流量”、“社交電商”,在2025年的電商行業(yè)中仍是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
私域流量若要實現(xiàn)有效轉化,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是關鍵。相較于向陌生人購買產品,我們往往更傾向于聽從熟人的推薦。
許多人所接觸的社交電商行為中,微商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比如看到B在朋友圈曬出一款保濕面霜,并稱贊“效果絕佳”,便急切地聯(lián)系B給自己也來一套。通過朋友圈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向B購買產品。微商可以說是社交電商的早期形態(tài)。
社交電商的核心是人,每個人因所處環(huán)境的差異而具有獨特的性格,這也被稱為個體標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簽,如熱愛運動、喜愛貓狗、癡迷護膚等。具有相同標簽的人們渴望相聚,于是通過貼吧、小紅書、B站、抖音等平臺,迅速找到了“組織”,并對其產生強烈的信任與依賴。這樣一個“擴散式”的社交網絡,已然成為電商的優(yōu)質孵化器。
中國電商早期奠定的堅實基礎,為東南亞的跨境電商提供了寶貴經驗,使其朝著更先進、更高效的方向不斷發(fā)展。以社交電商為發(fā)展方向的Shopee,在2025年下半年的大促中,接連推出多個重磅舉措,從引入流量IP,到開展VR游戲互動,再到推行直播賣貨模式,一系列策略成功點燃了東南亞電商市場。
為何Shopee能夠在短期內,借助社交電商的優(yōu)勢和手段,成為東南亞電商市場的佼佼者,并登頂東南亞下載量最高的電商平臺呢?這得看看Shopee的實力究竟如何。
Shopee的母公司Sea,其前身為以游戲起家的Garena公司。2023年,該公司成為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東南亞互聯(lián)網領軍企業(yè)。2020年推出的Garena+成為了東南亞和港澳臺地區(qū)極為流行的網絡游戲和社交平臺,擁有大量的活躍用戶。
游戲作為一個廣泛的標簽,在任何地區(qū)都能匯聚龐大的流量。2025年,智能手機已高度普及,曾經的一些熱門手游,如“水果忍者”、“地鐵跑酷”等,吸引了眾多年輕群體,而這些年輕人正是電商消費的主力軍。
Shopee憑借母公司在游戲領域的經驗積累,以游戲促進消費,能夠精準定位消費人群,使得其流量引入更為順暢。
此外,Shopee從一開始就注重移動端的布局,以手機為載體,讓人們擺脫了固定地點購物的限制,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產品信息,這為電商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發(fā)展環(huán)境。移動互聯(lián)推動了消費升級,電子支付的高效與便捷也加速了電商的發(fā)展步伐。
Shopee還獲得了國內頂尖互聯(lián)網企業(yè)——騰訊的支持。騰訊和Shopee的合作,體現(xiàn)了雙方發(fā)展方向的一致性。
早期的騰訊憑借QQ和游戲在市場中占據(jù)一席之地,成為國內社交領域的強者,但其近五成營收依然依賴游戲。因此,面對處于成長階段的Shopee,騰訊的歷史經驗使其產生共鳴,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然而,盡管有騰訊的支持,Shopee的處境仍不容樂觀。旁邊有阿里集團扶持的Lazada與之競爭,后面還有老牌電商亞馬遜的追趕,再加上東南亞本土電商的層層圍堵,Shopee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在國內,即便騰訊在社交領域的地位看似穩(wěn)固,但面對字節(jié)跳動和阿里的“社交化”布局,騰訊也需要保持警惕。
這里插播一條有趣的信息,如今支付寶也在借鑒騰訊的經驗。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在開心網起早貪黑“搶車位”的日子;現(xiàn)在,則變成了大家紛紛“參與消費券活動贏優(yōu)惠”。不少人已經多次被身邊朋友要求加支付寶好友了,不是為了參與活動贏優(yōu)惠,就是為了共享消費信息,這種促使人們主動加好友的情形,是不是和當初為了玩開心網游戲而拼命加好友的情況頗為相似呢?
回到正題。Shopee在“社交電商”領域的探索中,除了借助母公司的優(yōu)勢,將游戲與電商融合,還對中國先進的移動互聯(lián)網進行了深入研究,率先將“直播賣貨”模式引入東南亞,同時,“KOL帶貨”、“短視頻”等在中國發(fā)展迅猛的模式,也順著中國跨境電商的脈絡延伸到了東南亞。
在2025年Shopee雙11、雙12的銷售業(yè)績中,充分展示了“直播帶貨”在流量和轉化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
直播賣貨打破了傳統(tǒng)營銷模式,讓消費者不再局限于觀看靜態(tài)圖片或經過美化的產品視頻,但是,單純地為產品進行直播就能實現(xiàn)“銷量大增”嗎?
如前所述,私域流量的轉化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而信任源于人。
在營銷學中,那些擁有更多、更準確的產品信息,且被相關群體所接受或信任,并對該群體的購買行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人,被稱為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簡稱KOL。那么,KOL直播如何通過屏幕與買家建立信任呢?
首先是標簽定位。從概念上可以看出,KOL的基本要求是對特定領域信息的熟練掌握。KOL通過對某一領域或某一產品知識的大量積累,運用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向具有相同標簽的人群分享經驗,從而獲得認可。這種認同感會隨著KOL持續(xù)輸出的內容而不斷加深。因此,KOL在自身標簽領域內傳遞內容時,觀眾的信任度和接受度是最高的。
正所謂“術業(yè)有專攻”,具有標簽屬性的KOL如果跨領域進行推廣,在介紹產品時表現(xiàn)出猶豫或出現(xiàn)知識漏洞,很容易被觀眾“看穿”,從而失去可信度。就如同學生們不會愿意聽體育老師講數(shù)學一樣,人們對“李佳琦賣鍋”產生懷疑,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是場景描述。人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理解事物的能力會更強,也更容易產生共鳴。
以2025年天貓雙十一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KOL薇婭為例。有人曾對薇婭的直播進行測試:“關閉畫面,只聽聲音,都能清楚地知道她在推薦什么商品?!?/p>
她深知產品是為人服務的,所以她的表述常常圍繞人的生活場景,比如經常提到“老公”、“女兒”等,再加上她富有感染力的表達能力,讓觀眾能夠感受到:她所推薦的商品確實來源于生活經驗,而非虛假包裝。
最后是用戶交流。在快手上,“老鐵雙擊666”幾乎是每個主播的常用口頭禪。這不僅僅是一句廣告詞,更是一種“拉近距離”的手段。
如果認為推銷員只需要對產品特性和使用方法有深入了解,那么讓程序員去做推廣似乎更為合適?所以,在產品介紹過程中,與用戶的交流至關重要。如果只是一味地對產品進行包裝和推銷,而忽視消費者的情緒,也會導致信任構建的失敗。
可以看出,KOL在直播過程中需要從動態(tài)評論中迅速捕捉觀眾的需求,并根據(jù)需求進行展示,比如讓觀眾指定試穿編號、詢問觀眾最佳搭配效果、引導觀眾點贊等方式。通過增強互動,消費者才會愿意跟隨KOL的引導,深入了解產品,進而完成購買轉化。
“直播帶貨”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社交電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都在“社交化”方面積極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崛起的Tiktok,在東南亞、印度和歐美等多個國家廣受歡迎。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5年8月,Tiktok的下載量超越了Facebook和Instagram,位居榜首?!岸桃曨l”的發(fā)展風口正逐漸擴大。
2025年,注定是跨境電商蓬勃發(fā)展的一年!
2025年,Shopee的“社交電商”之路將走向何方,又會帶來哪些新的玩法?讓我們共同期待?。▉碓矗和鯊娏目缇常?/p>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