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進口電商供應鏈市場深度洞察:2025年趨勢展望與競爭格局分析
一件進口商品如何到達消費者手中?途徑眾多,深入思考后,以渠道作為劃分標準更為直觀:A 中國代理商、B 美國網站直接購買、C 代購、D 海淘網站。
A 中國代理商流程:以費雪的安撫海馬為例,品牌商會安排代工廠向中華總代理調配庫存,商品需要經過一般貿易進口報關并繳納17%的商品稅,之后還要經過各級代理商的利潤抽成,最終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
B 美國網站直接購買體驗:同樣以費雪的安撫海馬為例,消費者可以通過直郵或轉運的方式從美國網站購買,商品通過郵關或快件清關進口,繳納個人物品稅后派送到手。典型的代表公司包括Iherb和美國亞馬遜等。
C 代購過程:依然是費雪安撫海馬,與直接購買不同的是,代購模式會多出一環(huán)代購者的利潤,大約占貨款的10%。其他代表方式還包括淘寶代購和各網站活躍的代購者。
D 海淘網站的綜合描述:這是B和C兩種方式的結合,網站整合商品信息,上游對接美國的商家或代購,下游則是終端消費者。
關于進關方式:
一是與B2C模式相似,通過郵關或快件清關進口后派送到手,涉及網站和物流公司的利潤抽成。其中,物流公司以萬國郵聯(lián)下的國家郵政和華人快遞為主,洋碼頭是這一方式的代表公司。
二是通過跨境電商通道保稅進口清關,物流公司以空運和海運貨代公司為主,最終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缇惩ㄊ沁@一方式的代表公司。
在供應鏈中的B端客戶分析:
1. 平臺類/垂直類電商網站:中國市場消費量大且持續(xù)增長,同時傳統(tǒng)代理商制度在中國大陸尚未完善。代表性的網站有Drugstore、Ebay、DSW以及聚美、唯品會等。他們的競爭對手包括國際快遞、國家郵政以及實力強大的華人物流公司,如斑馬物流,其在清關和貨運方面有著較強的控制力。
2. 海淘電商網站:主要指的是沒有自有物流通道或物流質量不高的平臺。代表網站有海貝網、跨境通等。他們的競爭對手除了物流貨代行業(yè),還有電商平臺,如中外運、洋碼頭+貝海國際速遞等。尤其要注意中外運,其與海關的關系在跨境通項目上優(yōu)勢明顯。
3. 代購者:尤其是貨量足夠大的代購者,如ebay、淘寶上的代購商鋪等。他們的需求多樣且數(shù)量龐大,但貨量穩(wěn)定性不高。競爭對手包括華人轉運、國家郵政等。隨著電商平臺的入場,代購者可能會面臨價格優(yōu)勢喪失的問題,因此其群體可能會向著買手、小眾化發(fā)展并快速萎縮。
供應鏈中的B端客戶需求重點在于:貨物流轉的速度、清關能力、供應鏈服務。其中,貨物流轉的速度是行業(yè)痛點之一;清關能力則與自身的關務團隊素質和海關公關能力緊密相關;而供應鏈服務則涵蓋了掌握優(yōu)勢貨源、進銷存管理、整合碎片化客流量以及供應鏈金融等方面。還要關注供應鏈運行所需的融資、保險、擔保等金融支持。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