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跨境網購新動向:國內電商平臺持續(xù)領航,客單價聚焦百元至千元區(qū)間”
最近,艾瑞咨詢發(fā)布了一份詳盡的跨境網購用戶調查報告。報告從多個角度對中國用戶的跨境網購行為進行了深入剖析,其中包括用戶屬性、購物行為以及評價與意愿等方面。其中,有一些引人關注的數據和分析,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在互聯網上,有一個流行的概念叫做“用戶畫像”,那么跨境網購的用戶畫像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不同于在國內電商平臺上購物的用戶群體,熱衷于跨境網購的用戶中有66.6%是男性。他們更傾向于通過導購網站了解跨境網購信息,并更偏愛購買美國產品。他們的購物頻率更高,月均消費也更多,未來購買母嬰用品和3C數碼產品的意愿更為強烈。而女性用戶則更傾向于通過親友推薦來了解跨境網購,她們更偏愛購買日本產品,并在未來更傾向于購買化妝品、個人護理和母嬰用品。值得注意的是,31-35歲是城市人口的生育高峰期,這一年齡段的人群對母嬰用品的需求特別旺盛。
經濟越發(fā)達的地區(qū),網購行為越普遍。東南沿海地區(qū)跨境網購用戶最為密集,僅廣東、上海兩個省市就占據了近25%的跨境網購用戶份額。
雖然大多數跨境網購用戶都有購物的需求,但超過半數的用戶并沒有明確的目標。這意味著他們想買東西,但不知道應該去哪里購買。這就需要市場進行進一步的培養(yǎng)和引導。報告指出,像小紅書、什么值得買等導購網站是用戶了解和訪問跨境網購站點的主要途徑。用戶訪問網站也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自主搜索、直接輸入網址、個人收藏夾等方式的比例也較高。
超過三分之四的跨境網購用戶使用過國內跨境電商網站,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國內電商的境外購物頻道,如京東海外購等。也有相當比例的用戶最終消費仍然發(fā)生在國外網站,如各國的購物網站和全球性綜合電商境外網站。國內獨立跨境電商網站以及官方性質電商網站仍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微信等社交媒體代購也在逐漸興起。
用戶在跨境網購時選擇的產品主要集中在化妝品、個人護理、母嬰用品、食品和保健品等品類。其中,美國產品最受歡迎,其次是日本和韓國。目前整體跨境網購仍處在發(fā)展的中期階段,消費頻率低于整體網購水平,但客單價相對較高。隨著支付寶和PayPal等第三方支付渠道的普及和完善,支付已經不再是跨境網購用戶的痛點。
盡管跨境物流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它仍然是海淘最費時費力的環(huán)節(jié)。許多國外跨境電商已經開通了海外直郵服務,并采用了國外快遞和郵政包裹,但仍有不少用戶選擇轉運回國。物流速度仍是海淘用戶關注的重點,盡管實際送達時間遠低于用戶預期,但物流速度仍有待加強。
超過八成的用戶有過將商品放入購物車而不購買的經歷。品質保障和價格便宜是他們跨境網購的主要原因,而運費、物流、支付等不再是主要障礙。
相較于國內網站,用戶在選擇境外網站時更看重其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口碑。而國內網站的跨境網購服務則更重視支付安全性、支付便捷性、訂單查詢清晰度等方面。報告預測,未來用戶仍最愿意使用國內電商網站的境外購物頻道,因為相較于國外網站,國內電商的中文支持更好、售后更有保障,而3C類產品的需求也將逐漸上升。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