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與快時尚市場競爭格局剖析
SHEIN與快時尚市場競爭格局
外媒指出,快時尚企業(yè)SHEIN正不斷蠶食Zara和H&M等更為老牌的競爭對手。根據(jù)Euromonitor的數(shù)據(jù),以自有品牌產品銷售額衡量,SHEIN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純在線時裝公司。
疫情促使零售商在線銷售量提升,像SHEIN、英國的Asos和德國的Zalando等電商公司相比ZARA、H&M更具優(yōu)勢。Sensor Tower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9月份SHEIN App在全球范圍內的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下載量達1030萬次。而H&M的移動應用程序下載量僅250萬,ZARA為200萬。截至目前,SHEIN的下載量已達2.294億,H&M為1.235億,ZARA為9060萬。
9月27日至10月3日那一周,據(jù)分析平臺App Annie的數(shù)據(jù),SHEIN是iPhone上全球下載次數(shù)最多的購物應用,在美國、巴西、澳大利亞、英國和沙特阿拉伯均排名前十。不過,SHEIN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它沒有公開披露銷售或其他財務數(shù)據(jù),外媒記者聯(lián)系包括IDG資本和紅杉資本中國在內的投資方,投資者未回應采訪請求,SHEIN也未回復任何電話和電子郵件。ZARA和H&M公司拒絕對此事發(fā)表評論。
有消費者認為SHEIN雖吸引眾多追隨者,但可見度有限,在中國沒有國內網點,網上購物者常以低廉價格去阿里巴巴的淘寶和拼多多買衣服。同時,一些消費者反饋物品質量可能不同,交貨時間不穩(wěn)定。而且與ZARA和H&M在網站和年度報告中詳細說明服裝采購及員工工作條件不同,SHEIN沒有提供有關其產品制造的詳細信息。
ZARA在1990年代革新了時裝業(yè),能迅速響應趨勢,并利用西班牙總部附近的工廠加快商店的設計速度。據(jù)了解SHEIN的業(yè)內人士稱,SHEIN與南京總部附近數(shù)百家工廠合作,因其敏感的商業(yè)慣例,不希望代工廠被披露,還要求工廠三天內交貨,這一要求被許多業(yè)內人士高呼太嚴格。
SHEIN在營銷方面很有一套,玩轉網紅營銷,找KOL、設立形象大使。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22歲的學生勞拉·伊拉內斯表示,SHEIN為在社交媒體平臺推廣其服裝的她提供15%的折扣碼,她需與粉絲分享。一位擁有36,000個Instagram粉絲的大學運動員,每月能獲得六件免費的SHEIN物品,以換取在網上推廣衣服。
雖然ZARA和H&M的在線銷售額也有大幅增長,但只占總體銷售額一小部分。自2月初以來,這兩家公司股價均下跌20%以上,分析師將部分原因歸因于其龐大的線下商店網絡。拒絕接受采訪的Anatole首席投資官George Yang對與會人士說:“ZARA是傳統(tǒng)玩家,將被快時尚2.0壓倒。” (來源:中東跨境電商匯)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