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監(jiān)管約談探秘:跨境聯系下的深層次影響》
就在不久之前,滴滴成功在美股上市,成為中國移動出行領域的商業(yè)巨頭。這次上市不僅成為了今年的美股IPO,更是繼2014年阿里巴巴之后,中概股中的第二大IPO。命運似乎給這家公司帶來了波折。7月2日,一紙網信部的通告讓滴滴瞬間成為了輿論的焦點。隨后,滴滴APP被迫在各大應用商店暫時下架進行整改。
(圖片來源: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國民級APP中,滴滴成為了一款受到國安調查的APP,新用戶注冊被叫停。這一消息傳出后,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稱滴滴為赴美上市,“將數據打包交給了美國”。隨后,滴滴副總裁在微博上澄清表示“絕無此事”。
事實上,除了滴滴外,今年赴美上市的五家企業(yè)中,BOSS直聘、貨車幫、運滿滿等三家企業(yè)也相繼被點名審查。這個老生常談的大數據泄露問題再次引發(fā)了網絡熱議。
那么,大數據到底有多重要呢?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試著想象一下,當你在手機待機狀態(tài)下連續(xù)對著手機說五次“我想買電腦”,你很有可能會被推送與電腦相關的產品鏈接。這聽起來是否有些令人恐懼?實際上,手機無時無刻不在監(jiān)聽你的信息。除了推送廣告外,大數據的用途遠比你想象的要廣泛得多。
以銀行為例,一位從事銀行數據科學工作的小編分享了大數據如何輔助排查黃賭毒的工作。通過分析銀行用戶的收支明細,可以找出晚上活躍交易的賬戶,并進一步標記可能涉及黃賭毒的交易。這樣的技術應用在公安工作中也相當常見。
通過分析滴滴移動大數據報告,我們可以了解到國家部委的工作規(guī)律和趨勢。在外賣、網上購物、瀏覽網頁、在線打車等日常生活中,我們享受著科技的便捷,同時也讓我們變得“透明”。我們的微信、手機、住址、興趣愛好甚至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都處于“裸奔”狀態(tài)。
對于跨境電商來說,大數據也具有深遠的影響。成熟的電商平臺如亞馬遜、eBay、Wish等擁有自有的運營模式和用戶數據。對于賣家而言,他們無法直接與客戶建立聯系,只能通過平臺提供的數據來分析營銷規(guī)律。這也帶來了安全隱患。在享受大數據帶來的便利的賣家也需要注意數據安全和風控策略的調整。
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它既帶來了便利和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和風險。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大數據的作用,既要充分利用它,也要注意保護個人和企業(yè)的數據安全。
(編輯:江同)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與相關機構取得聯系。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