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營銷魅力如何打造獨特競爭力,在眾多社交平臺中獨樹一幟 —— 2025展望
在社交媒體平臺遍地開花的今天,積極投入社媒推廣已經成為了每個品牌的必修課。我們在與各類品牌的長期合作中發(fā)現,品牌方在這些年的攻城略地中早已形成了在不同平臺運營相應官方賬號的自覺,以尋求推廣的效率最大化。但同時我們也發(fā)現,很多品牌在發(fā)布推廣的時候,往往是用同一則內容復制粘貼在不同平臺發(fā)放。
新世相創(chuàng)始人曾說過:自媒體要有一套可以跨平臺,跨產品形態(tài)和跨越時間的產品、運營和商業(yè)邏輯,才能在更迭中一直留在最后。用簡單的話翻譯過來就是:雖然我每次只做一個內容,但是我的內容不能只放在一個平臺,同樣的素材在其他平臺也要能用起來,要盡可能多地覆蓋受眾來達到推廣目的。
雖然在所有的社交平臺上發(fā)布相同內容的方式,是最基本的營銷策略,而且對于品牌方來說復制粘貼確實比分別單獨推廣要省時省力得多。但在這些年不斷積累了社交媒體運營經驗后,我們意識到:不同的社交媒體背后所代表的用戶也不盡相同,每個平臺都會因為其獨特的功能而吸引有著不同期望值和喜好的用戶,而目標群體的差異性也決定了相同的推廣內容在不同平臺的推廣效果。
所以對于品牌方來說,如何進行網絡營銷,不僅僅要認識到媒體平臺的多樣性,還要知道不同平臺都有哪些最受歡迎的內容形態(tài),以及最合適的內容發(fā)布方式和發(fā)布時間,才能在千遍一律的內容中脫穎而出。
首先就像前文提到的,不同平臺的內容偏好和受眾都是不同的。一些平臺更傾向于視頻而不是圖文,比如TikTok;而即使是一貫以圖文為主的平臺,它們的內容形式也不盡相同,比如Instagram偏向于像幻燈片一樣的翻頁模式,而Pinterest則傾向于垂直長圖閱讀。根據不同的受眾來調整發(fā)布在不同平臺的內容,能最大化推廣效果。
在不同渠道中進行推廣并不意味著要在每一個平臺創(chuàng)造獨特的內容,品牌方要清楚地知道如何避免“無效推廣”,即可以對同樣的內容進行形式上的改變。比如Pinterest上相同的長圖可以在Instagram feed上分成一張張的幻燈片附上hashtag和鏈接,并且可以通過加動畫等方式投放在Stories上,它在內容上和原來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它的風格就更加契合新的平臺。
當然除了改造原有內容之外,也可以聯系不同風格的網紅們進行多樣化的推廣投放,不同類型的網紅,會用他們各自擅長的方式把信息傳遞出去。以美妝產品為例,同樣的一支口紅,聯系美妝KOL,讓他們以開箱評測等方式在Instagram,YouTube上進行專業(yè)層面的推廣;也可以聯系旅游類的網紅,讓他們在旅行筆記中插入適合這支口紅的場景;同樣還可以聯系情感、金融等領域的KOL,讓他們根據不同的場景和設定進行推廣。類似的思路也可以用在電子產品、日用品等領域,最后品牌往往會發(fā)現原本相對狹窄的目標客戶通過這種推廣模式能一下子衍生出一大批潛在用戶。
通過分析不同平臺的特點,我們希望可以為出海品牌方們帶來一些關于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運營的新點子。出海品牌要想打響海外市場,就要了解海外的營銷運作模式和平臺特點,減少無效推廣,抓住先機。品牌在把關推廣內容的基礎上,應該學會利用網紅關系網,最大限度地聯系不同領域的網紅,在各個平臺才能找到合適的發(fā)言人和推廣形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