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技術揚帆出海,領跑姿態(tài)展現(xiàn)最佳實力
作者:易思琳
前有大眾入股小鵬,中有中東投資蔚來,今有歐洲百年汽車豪門入股零跑。
10月26日,零跑汽車官宣,Stellantis集團計劃向零跑投資約15億歐元以獲取零跑汽車約20%的股權,其將在零跑汽車董事會擁有2個席位。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零跑國際。
用15億歐元買了零跑20%的股權,在Stellantis眼里,零跑公司的估值可達75億歐元,這一數(shù)字要高于零跑汽車10月25日的收盤價(約50億歐元)。
關于這次Stellantis公司入股是否會改變公司的股權結構,零跑聯(lián)席總裁武強在溝通會環(huán)節(jié)解釋,“此次入股不會改變零跑持股比例,交易前后,零跑母公司整體所占有的股份依然是27.5%。同時也沒有改變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國方董事會的席位也有7位,對公司擁有絕對的控制權?!?/p>
他解釋道,Stellantis公司采取的是新股和老股并行的方式,大概有4億多歐元的老股,剩余1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是新股,折算下來,大概有80億人民幣流入零跑。
至于新的合資公司如何運營,零跑官方稱,在海外,零跑國際采用的是輕資產(chǎn)的運營模式,主要負責零跑品牌在海外的營銷服體系、后續(xù)的生產(chǎn)制造環(huán)節(jié),均由Stellantis主導,且會優(yōu)先考慮從歐洲市場開始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和Stellantis的合作是海外獨家,是雙方共同協(xié)議約定之后的決定,并非口頭承諾。“和Stellantis不會影響后續(xù)和其他家進行其他形式的合作,但是海外合作方只有Stellantis?!?/p>
也就是說,零跑國際是零跑汽車在海外營銷服的重要抓手,零跑只是借助Stellantis公司的力去推廣自己的汽車。
這場合作是兩家公司的優(yōu)勢互補。
在中國市場上,由中方一致行動人控股的零跑母公司依然占據(jù)主導權;只不過在國際市場上,零跑將主動權交給了Stellantis集團,讓其代為運營、管理。
對零跑而言,一是不用自己遠赴海外建廠造車,二是不用自己運營、銷售,這些環(huán)節(jié)都由Stellantis集團包攬,依靠技術輸出,就能實現(xiàn)走向國際的目標;
對Stellantis而言,在中國實施輕資產(chǎn)的模式,把主動權交給零跑,以彌補前兩次進軍中國市場失利的遺憾。
雙方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做大做強,這場合作為所有中國自主品牌出海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01中國車企出海的第三條路徑
在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的過程中,中國汽車出海迎來了一次百年難遇的機會,不僅出口量突破了瓶頸,出海地點也從原來的亞非拉這些低勢能市場逐漸向歐洲等高勢能市場轉移。
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53.4萬輛,同比增長160%;中國汽車出口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
國內(nèi)車企也在抓住這次機會。傳統(tǒng)自主品牌如奇瑞、長城、比亞迪、吉利等都在海外市場占據(jù)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新勢力如蔚來、小鵬也紛紛開始走向全球化。
自主品牌走向海外,既可以抓住海外市場的紅利,也可以有效平衡在國內(nèi)汽車行業(yè)競爭中的短期風險,是提振品牌銷量的一大舉措。
中國車企出海的過程中,有兩種普遍的方式。
一種是產(chǎn)品出口,即在中國把產(chǎn)品生產(chǎn)好了之后,運到海外售賣,這種出海方式主要以新勢力為代表,比如蔚來在海外建蔚來中心來進行出口,小鵬通過在海外建直營店進行整車銷售;
另一種方式便是車企自己花錢去海外建廠,實現(xiàn)本地化生產(chǎn),這種出海方式主要以銷售體量較大的傳統(tǒng)車企為代表,比如奇瑞、長城、比亞迪等。
第一種方式因為在海外沒有生產(chǎn)基地,且服務模式大多與當?shù)亟?jīng)銷商集團簽約,面臨的風險很大。對他們來說,目前要解決的燃眉之急便是歐盟最近將啟動一項針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以前中國車企出口到海外賣得不少,是因為平價,而價格之所以低是因為獲得了巨額的國家補貼,這在歐盟看來,是對當?shù)仄髽I(yè)的不利之舉。
反補貼開展之后,勢必會阻礙一部分中國車企出海歐洲,這對采用第一類出海方式的企業(yè)極為不利。
相較之下,第二種方式受反補貼政策的影響較小。但是去海外建廠,效率低下,費時費力也費錢,沒有一定銷售、資金量級的車企不敢輕易嘗試。
和前兩種方式相比,零跑選擇了一條更為巧妙的方式——和全球企業(yè)一起成立合資公司實現(xiàn)出海。
在戰(zhàn)略合作新聞發(fā)布會上,Stellantis集團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被問及當前全球新能源反補貼政策下應該如何應對時,他表示,“全球化很難,政策多樣,但方法很簡單,就是跟最好的全球公司合作,全球問題需要全球合力?!?/p>
通過成立合資公司來進行出海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其他領域都表現(xiàn)出色,無論是效率、產(chǎn)品、服務,還是銷售網(wǎng)絡、服務網(wǎng)絡,他們都展現(xiàn)了極高的效率和成本控制優(yōu)勢。該集團由PSA(標致)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以50:50的股比合并而來,旗下有14個子品牌,包括瑪莎拉蒂、Jeep、阿爾法·羅密歐、道奇、阿巴斯、雪鐵龍、標致等,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汽車制造商及出行方案提供者。
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范圍內(nèi)擁有30多個生產(chǎn)制造基地,2022年銷售汽車逾600萬輛,今年銷量預計會在700萬輛左右。規(guī)模效應下,可以進一步降本,從而轉化為更好的競爭力。
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表示,Stellantis可以將多年來在海外的布局來幫助零跑在海外有更多的分銷網(wǎng)絡以及營銷措施,加速其在海外的布局。通過這次合作,對零跑而言,可以快速高效地將產(chǎn)品推向國際市場,是機遇而非挑戰(zhàn)。
一位汽車分析師告訴雷峰網(wǎng),“Stellantis一出手,感覺對零跑的基本面改善很大。Stellantis把零跑國際包裝成旗下第15個子品牌,這種做法海外接受度很高,阻力會少很多。”通過合資公司的組建,從首款全球化產(chǎn)品C10開始,零跑可以借由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渠道資源和客戶認可度,快速推動零跑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步伐。
Stellantis找到零跑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Stellantis想將零跑作為自己在中國市場上的重要抓手,用不一樣的形式重新拿回中國市場。對Stellantis這個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國際車企而言,中國市場一直都是其全球化戰(zhàn)略中的重要一塊。
1997年以來,Stellantis集團通過別克、雪弗蘭和凱迪拉克等品牌引領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但是從2015年開始,Stellantis集團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便一直下滑。雖然疫情三年導致了國內(nèi)汽車市場的整體下挫,但從下圖中不難看出,Stellantis集團在華的下坡路要早于疫情爆發(fā)。據(jù)CNBC報道,Stellantis集團從2015年的14.9%跌至去年的9.8%。這也是自2014年Stellantis集團在華營業(yè)收入達到21億美元巔峰以來,首次降至6.77億美元,和巔峰時期相比,去年營業(yè)收入下降了67%。
Stellantis集團近10年在華收入及市場份額變化圖源:CNBC。在過去的2022年,上汽通用累計銷量下降12.13%至117.01萬輛,滑坡速度在上汽集團主要業(yè)務板塊中高居第一。別克英朗、威朗、昂科威、GL8,雪佛蘭科魯澤,邁銳寶等昔日主力出行各自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滑坡,高端品牌凱迪拉克全年銷量跌破20萬輛,同比下滑超過20%。除開上汽通用之外,Stellantis集團在華另一合資企業(yè)上汽通用五菱去年的股權收入也下降了近40%。對Stellantis而言,各個品牌在華的占有率都在下降,且都逐漸處于一個邊緣化的狀態(tài)。
唐唯實在溝通會上毫不掩飾承認了這點,“我們在中國市場目前確實不算太成功?!彼J為,Stellantis集團也需要對中國市場有一定的曝光率,集團非常偏向于依賴一家中國的成功公司,“如果我們要贏得中國市場,我們最好先拿下中國一家成功公司的幫助?!被谶@種考慮,Stellantis考察了中國大部分新勢力車企,最后才選中了零跑。
對Stellantis而言,零跑是現(xiàn)有選擇里最好的合作伙伴。銷量上,零跑現(xiàn)在每個月都能保持在月銷1萬以上,且單一車型也能保持在這個水平,位居中國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四,有一定的市占率。銷量、市場占有率只是吸引Stellantis過來找零跑合作的表面因素,Stellantis看中零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零跑今年以來發(fā)布的新技術。
今年年中,零跑發(fā)布了一款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四葉草架構,這一架構成功地將動力域、座艙域、智駕域和車身域實現(xiàn)了“One Box”的解決方案,此前友商只能做到2-3個域的集成化。更高的集成度,讓零跑的車身線束從1800米減少到了1500米,控制器的數(shù)量從42個減少到了28個,在比原來性能更強的基礎上,這個架構實現(xiàn)了更低的物料成本。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向雷峰網(wǎng)感慨道,“總體上性價比很高,雖然離行業(yè)頂尖水平還有一定距離,但是給歐洲車企用綽綽有余了。”
在溝通會上,唐唯實還補充了零跑吸引Stellantis的另一個因素——“敏捷”。Stellantis作為一個百年燃油車企,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進行新能源轉型。但是對體系繁雜、品牌眾多的Stellantis而言,這個轉型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精力,如果轉型過程中不夠快、沒有及時抓住現(xiàn)有的時間節(jié)點,無法順利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改變和轉型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nèi)容全部來自網(wǎng)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nèi)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nèi)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