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電商平臺之戰(zhàn):Shopee店鋪開啟全攻略VS Lazada勝負揭秘
Shopee,作為現今東南亞地區(qū)最頂尖的電商平臺,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并得到了強大的支持。其業(yè)務范圍廣泛,覆蓋了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臺灣、印度尼西亞、巴西、泰國和越南等多個地區(qū)。早在2017年,Shopee就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其中騰訊持股40%。2018年的交易總量達到了驚人的10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49.9%,這樣的成績使得Shopee在短時期內備受矚目,無人敢輕易忽視它的地位。
東南亞地區(qū)擁有6億人口,巨大的基數和年輕的年齡結構意味著這個地區(qū)的電商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盡管東南亞的電商銷售額僅占社會總銷售額的1-2%,但與中國的電商銷售額占社會總銷售額的15%相比,其增長空間顯而易見。
Shopee在廣告投放方面不遺余力,邀請了韓國女團black pink作為其代言人,其在社交媒體上的粉絲數量超過800萬,平臺粉絲更是高達6000萬。中國的進出口政策也在不斷改善,為跨境電商的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在運營模式上,Shopee主要有兩種模式:鋪貨模式和精細化運營。許多無經驗賣家選擇從鋪貨運營開始,逐漸轉向垂直店鋪。而有貨源的賣家則傾向于直接進行品牌化的店鋪運營。最終,店鋪還是需要走向精細化運營,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店鋪風格。鋪貨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操作簡單、有利于產品快速上市,但劣勢在于工作量大、店鋪風格不明確等。而精細化運營則更注重數據分析,易打造爆款產品,但對運營者的能力和供應鏈的要求較高。
對于店鋪運營者來說,明確店鋪規(guī)劃方向和緊跟平臺規(guī)則是關鍵。他們需要明確店鋪的定位和產品分類,制定產品規(guī)劃表,并時刻關注平臺的動態(tài),以避免受到新規(guī)則的負面影響。隨著跨境電商的不斷發(fā)展,Shopee和Lazada這兩個東南亞電商巨頭各有其特色和優(yōu)勢。賣家在選擇出海東南亞市場時,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決定。
Shopee起步于C2C模式,逐漸融入B端,主要目標渠道是移動端。而Lazada則以B2C為主,平臺形式更類似Amazon。盡管兩個平臺都服務于東南亞地區(qū),但Shopee擁有臺灣站,這是其發(fā)展的兩大站點之一,而Lazada則沒有。Shopee在宣傳中常自稱覆蓋“泛東南亞市場”。
(來源:Shopee圖樂跨境)以上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風口星網立場。經原作者授權轉載,任何轉載需經原作者同意。
版權聲明
風口星內容全部來自網絡,版權爭議與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并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發(fā)布的一切學習教程、軟件等資料僅限用于學習體驗和研究目的;不得將上述內容用于商業(yè)或者非法用途,否則,一切后果請用戶自負。請自覺下載后24小時內刪除,如果您喜歡該資料,請支持正版!